趙一曼與兒子陳掖賢(寧兒)唯一的合影 (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1936年8月2日清晨,在一列從黑龍江哈爾濱開往珠河的火車上,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二團政委趙一曼向看守她的日本憲兵要來紙筆,寫下了給兒子陳掖賢的最后遺言。遺書中寫道:我的寧兒,媽媽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你可以自豪地告訴所有人,你的母親叫趙一曼。
趙一曼寫給兒子陳掖賢(寧兒)的信(一)(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當天,趙一曼被敵人殺害于珠河小北門外。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視死如歸,從容就義,時年31歲。您現(xiàn)在聽到的是1950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影《趙一曼》對當時歷史場景的真實再現(xiàn)。
電影《趙一曼》
趙一曼:同胞們,同志們,不要為我難過。敵人從我嘴里什么也沒得到,他們失敗了,他們從你們嘴里也絕不會得到什么的。同胞們,同志們,敵人一定要失敗,勝利是我們的,我們要堅強地斗爭下去!
趙一曼進行抗日活動的珠河縣侯林鄉(xiāng)(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賓的一個地主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隨后被黨組織保送至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成為黃埔歷史上招收的唯一一期女學員中的一員。1927年,她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回國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開展黨的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毅然告別家人和年幼的孩子,遠赴東北,走上抗日斗爭的前線。
趙一曼寫給兒子陳掖賢(寧兒)的信(二)(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趙一曼孫女陳紅:從莫斯科回來以后在上海那段時間她是在特科(做)情報。九一八以后,東北淪陷,黨組織就派了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他們,其中也有我奶奶。
在抗戰(zhàn)前線,趙一曼從一個“氣質(zhì)高雅、嗜書如命”的大家閨秀成長為英勇殺敵、身先士卒的戰(zhàn)士,她所率領的抗日游擊隊輾轉于白山黑水之間,讓敵人聞風喪膽。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這位敵人眼中“挎雙槍,騎白馬的密林女王”正式化名為趙一曼。
電影《趙一曼》
趙一曼:同胞們,國民黨丟下東北不管了,東北人民受盡日本鬼子和漢奸的壓迫已經(jīng)三年了,但是東北人民絕不會屈服的。我們要繼續(xù)斗爭,我們要抗日!不愿意當亡國奴的跟著我們走,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
1935年11月,為掩護部隊突圍,趙一曼負傷被俘。日軍對趙一曼施以各種酷刑,但她寧死不屈,敵人始終無法從她的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情報,于是決定將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趙一曼孫女陳紅:我奶奶她被捕以后,身上的那個就是血、冰碴、棉絮全部粘在一起了。表面上看著挺柔弱的一個女子,怎么會這么堅強?我想她就是當時那種意志,就是信念。
在開往刑場的火車上,趙一曼給7歲的兒子陳掖賢寫道: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之子陳掖賢全家福(后排左一為陳紅)(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由于信的落款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李坤泰,當1950年電影《趙一曼》上映時,陳掖賢雖然也觀看了影片,但他并不知道銀幕上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正是他一直苦苦尋找的母親。直到1957年,原東北抗日聯(lián)軍組織部的工作人員到趙一曼的家鄉(xiāng)四川宜賓進行烈士身份核查時,28歲的陳掖賢才知道,趙一曼就是自己的媽媽。
黨史回眸
1932年
4月20日 由紅一軍團和紅五軍團組成的東路軍攻占漳州,俘敵一千六百余人,繳槍二千余支、飛機兩架及其他大量軍用物資,并籌得大批經(jīng)費。
1934年
4月20日 由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經(jīng)宋慶齡、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簽名,發(fā)表了《中國人民對日作戰(zhàn)的基本綱領》,呼吁中華民族武裝自衛(wèi),把日本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5月,中華民族武裝自衛(wèi)委員會總會在上海成立。
1945年
4月20日 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討論并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稕Q議》總結了建黨以來的歷史經(jīng)驗,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著重批判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領導在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和思想上的錯誤;高度評價毛澤東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杰出貢獻;系統(tǒng)地總結出合乎中國民主革命實際的一整套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明確地指出對犯錯誤的同志應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它是整風運動的重要成果,使全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達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團結一致,為中共七大的召開,在思想上作了充分準備。
1956年
4月20日-5月10日 中共中央召開了全國先進生產(chǎn)者代表會議。會議的目的是把全國范圍的先進生產(chǎn)者運動進一步開展起來,成為發(fā)展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強大動力,以保證提前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7年
4月20日 國務院發(fā)出《關于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此前,毛澤東多次提出,必須消滅血吸蟲病。
1966年
4月20日 河南林縣紅旗渠竣工通水典禮舉行。為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窮困,林縣組織數(shù)萬民工,從1960年2月開始動工修建紅旗渠(原稱“引漳入林”工程),經(jīng)過奮戰(zhàn),1965年4月5日實現(xiàn)總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干渠同時竣工。紅旗渠曾被譽為新中國創(chuàng)造的兩大奇跡之一。
2013年
4月20日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給當?shù)厝嗣裆敭a(chǎn)造成重大損失。習近平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并前往災區(qū)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下,廣大軍民團結奮戰(zhàn),奪取了抗震救災斗爭勝利。
2016年
4月20日 習近平視察軍委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中心,強調(diào)要努力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機構,構建平戰(zhàn)一體、常態(tài)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戰(zhàn)略戰(zhàn)役指揮體系,為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支撐。
2018年
4月20日至21日 全國網(wǎng)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diào)要敏銳抓住信息化發(fā)展歷史機遇,自主創(chuàng)新推進網(wǎng)絡強國建設。
歷史瞬間
1932年4月20日,由紅一軍團和紅五軍團組成的東路軍攻占漳州,圖為攻占漳州后的部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