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白長江近日連續(xù)成功調解三起勞動合同糾紛上訴案件。白長江堅持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做法在紅旗渠畔傳為美談。
8年前,林州市任村鎮(zhèn)馮某、許某、劉某三人到山西省運城市給承包工程的包工頭桑某某工地打工,工程結束后,三人多次找桑某討要工錢,不是找不到人,就是手里無錢。
2024年3月27日,三個人分別向林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24年6月25日,林州市人民法院分別作出判決,要求被告桑某某分別支付三人的勞動工資。被告桑某收到判決書后以工程沒有掙錢和三人壓迫其寫的工資欠款情況,應該屬于無效證據(jù)為由,上訴于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安陽中院案件承辦人立即與安陽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白長江聯(lián)系,看看還有沒有和解的余地。2024年8月19日,三名原告分別手持一審判決書見到了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白長江,老白分別與三名原告進行了座談,大家紛紛表示,愿意進行和解。老白分別與原被告雙方約定了調解的時間和地點,在調解過程中,老白調解的工作方法,歸納如下:
一是將戾氣變和氣,調整雙方情緒。
雙方一見面,便劍拔弩張。桑某氣憤的對馮某說:“我非弄死你!”原因是春節(jié)期間,原告找了3人堵住被告,壓迫之下寫下了欠條。被告認為釆用威逼協(xié)迫手段寫下的字據(jù)為無效證據(jù)。原告認為,8年時間,打工錢分文未付,不講道義。如何使雙方情緒穩(wěn)定下來,將戾氣變成和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兩個星期的努力下,雙方終于心平氣和,直面問題,雙方均拿出了可行的調解方案,意見終于達成一致。
二是區(qū)別審判與調解,解決問題是重點。
審理判決重的是證據(jù),實事是由有關證據(jù)匯集而成。調解重的還原實事真相和良心??傊?,能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法院判決之前,都要組織調解。調解講的是一個“和”字。天和風雨順,地和五谷豐,人和事事順,家和萬事興。所以,和字值千金,和諧萬事興。大家憑著良心說話辦事,恢復事情真相,就沒有刨不倒的樹,更沒有填不滿的坑。
三是互諒互讓,握手言和。
雙方相互原諒,端正態(tài)度,降低主張,便于問題解決。把理擺在桌面上,吃虧沾光放在陽光下,雙方握手言和,仍然可共事,仍然是朋友。朋友關系,仍能相互幫忙,豈不是道路越走越寬廣?所以,平安中國,和諧中國,有你,有我,也有他.......